合作伙伴 | 收藏本站 | 聯(lián)系我們
熱門搜索關(guān)鍵詞: 骨灰盒 花圈/花籃 靈堂挽聯(lián) 答謝禮 壽衣 (衛(wèi)生盒)棺材
9月8日上午,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在北京舉行。成都市殯儀館火化車間組長龔睿,榮獲全國抗疫先進個人表彰。
可能大家會問,一名普通的殯儀館火化車間工作人員,是如何助力此次疫情防控的?原來,新冠疫情來襲,龔睿主動請纓參加四川民政馳援湖北疫區(qū)工作隊。2月初,他帶領(lǐng)10名工作隊員從成都出發(fā),次日到達武漢后,立即投入武昌殯儀館的遺體處置工作中,直至3月底回到成都。
回憶那段日子,龔睿用這10幾個字來形容:“異常疲憊,相當艱難,活下來就是勝利。”
↑龔睿在京領(lǐng)獎。
↑龔睿的榮譽證書。
疫情來襲 他主動請纓赴武漢
1988年1月出生的龔睿,曾入伍參軍。2012年11月,從部隊退役后到成都市殯儀館從事遺體火化工作,現(xiàn)在是成都市殯儀館火化車間組長,高級遺體火化師。
新冠肺炎疫情發(fā)生以來,龔睿積極響應(yīng)民政部、四川省民政廳的號召,主動請纓參加四川民政馳援湖北疫區(qū)工作隊,并擔任工作隊臨時黨支部書記,帶領(lǐng)10名工作隊成員于2月7日連夜從成都出發(fā),次日到達武漢。到達武漢武昌殯儀館后,他們立即投入到遺體的處置工作中。
回憶起赴武漢前的情形,龔睿說,當時走得很匆忙。由于前線情況緊急,他們比原本計劃的出發(fā)時間提前了兩天。他記得那天自己緊急回家收拾行李,妻子在家做了火鍋雞等他。當他告訴妻子自己馬上要去“前線”時,妻子站在窗口從頭哭到尾……現(xiàn)在在電話中向紅星新聞記者講起那段經(jīng)歷,龔睿仍然有些哽咽,“我當時能怎么說?我只是告訴她這個事情已經(jīng)定下來了。”龔睿告訴記者,自己是部隊出身,若有戰(zhàn),召必回,“去了肯定就要抱著回來不了的信念。”自己最害怕的不是死亡,而是那些活下來的人,“我死了不要緊,我還有妻子、娃娃。我如果有事,他們要如何活下去?”但他還是義無反顧地去了。
回憶前線:“相當艱難,活下來就是勝利”
在武漢的日子,龔睿用這10幾個字來形容:“異常疲憊,相當艱難,活下來就是勝利。”在援助武昌殯儀館的日子里,龔睿和同事們主要負責(zé)遺體接運工作,每天連續(xù)工作12小時以上,累了就在告別間休息一下。在小區(qū)接運遺體時,受管控限制,他和隊員們需將遺體從樓上抬至樓下,然后步行幾百米,才能運至殯儀車內(nèi),體力消耗很大。
↑龔睿在武漢。
雖然辛苦,但龔睿說,“我們就是最后一環(huán),能不能把病毒做干凈,我們就是最后的防線,不管再艱難都要堅持。”由于起初防疫物資緊缺,為節(jié)約防護服,一套防護服用酒精消完毒繼續(xù)用。為了保證防護服的密閉性,龔睿和隊員們平均8小時才能喝水吃飯,補充體力。在醫(yī)院接運遺體時,他和隊員們直接深入核心疫區(qū),對患者遺體進行消毒、密封處理。而當隊員產(chǎn)生畏難情緒時,龔睿就鼓勵隊員加強自身防護,克服心理障礙。
↑與同事深入小區(qū)居民家接運新冠肺炎患者遺體。
↑龔睿接運遺體歸來接受消毒。
他一再囑咐隊員們,“你不代表你一個人,家里還有一群人在等你。不是說你有赴死的勇氣(就行),活下去的人才是勇敢的。你要想到家里那群每天想你、思念你的人,要怎樣度過余生,你現(xiàn)在承受的算什么?”所以在每次出任務(wù)前,他都千叮嚀萬囑咐:“每個人必須把自己檢查好,沖進病房打包的時候都要打起一百二十分的精神。如何把你們帶過來,我就要原封不動地把你們帶回去。”還好,最后返回成都時,全員都安全回歸。
面對獲獎:“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”
軍人出身的龔睿,在同事眼中為人正派、工作努力。援助武昌殯儀館,遇到急難任務(wù)時,他敢擔當、能作為,不推諉扯皮,不說三道四,沖在一線。在工作中遇到困難和問題,他積極與武昌殯儀館領(lǐng)導(dǎo)協(xié)調(diào),及時了解、反映問題,提出工作建議,得到所援助單位的高度贊同。
在多年的工作中,龔睿曾多次被成都市殯儀館評選為先進個人。在2015年中國技能大賽——第五屆全國民政行業(yè)職業(yè)技能競賽暨全國首屆遺體火化師職業(yè)技能競賽中,他獲得“全國一等獎”,他也因此在2015年被破格晉升為高級遺體火化師。2019年3月,他被民政部、人社部授予“全國民政系統(tǒng)勞動模范”稱號。2019年4月被市委組織部、市總工會評為“成都工匠”?,F(xiàn)在,他又榮獲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榮譽稱號,在小小的崗位中,他貢獻了自己大大的能量。
作為一名80后高級遺體火化師,如何直面死亡?這是龔睿每天必須應(yīng)對的功課。特殊的職業(yè)、特殊的經(jīng)歷,也引發(fā)了他的思考。他常常會被問到為什么會選擇這份工作?他的回答是:“面對生與死,我們的工作就是讓逝者安息,生者慰藉,讓兩個世界的都滿意。送走逝者,告慰生者,就是這份職業(yè)存在的意義。每一份工作都締造了適合的工作者,談不上高尚,只求問心無愧。”
針對這次獲獎,龔睿想說,自己本來就是退役軍人,做好自己該做的事,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,“還是那句話:若有戰(zhàn),召必回!”
紅星新聞記者 胡挺 章玲 圖由受訪者提供
編輯 彭疆